掌上咸宁客户端,是由咸宁日报传媒集团主办,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承办的移动新媒体,是咸宁市委、市政府在移动互联网上的重要舆论工具。掌上咸宁目前开办有四个频道一百多个栏目,本着宣传咸宁,服务百姓宗旨,使之成为宣传咸宁的移动媒体,政务公开的移动平台,服务百姓的移动窗口,政民联系的移动桥梁。
咸宁市是我国湖北省地级市之一,处华中地区、湖北省东南部,长江中游南岸,与湖南、江西接壤,有湖北南大门之称。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。另外还有非常多的头衔,中国魅力城市、中国温泉之城、中国十大最具成长创新型城市、全国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、湖北省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市等。
新闻中心:突出咸宁要闻,本地新闻占据80%。图片新闻、社会新闻、民生新闻、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等交织其中。
走进咸宁:向客户介绍咸宁概况 、知名企业、园区建设、投资政策等情况,让读者在阅读《咸宁日报》、《香城都市报》时,还能在咸宁论坛畅谈社情民意。
生活广场:突出服务,涉及咸宁各个领域。其中商圈栏目包含美食、购物、休闲娱乐、酒店、电影、旅游等,分类信息栏目涵盖求职招聘、教育培训、征婚交友、家政服务、房屋租售等各类生活信息。客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进行消费,突破传统纸媒的时空限制。
我的(收藏):属个人私密空间,记录个人使用客户端的信息,包括我的优惠券、我的评论、我的报料等。
投诉爆料:突出互动,客户可以随时随地拿起手机记录身边的见闻,实现与传统媒体的互动。
1、三国赤壁古战场:三国赤壁古战场北依湖北省会武汉,南临文化名城岳阳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,长江黄金水道依境而过,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,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,湖北省中小学生实践教育营地,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,是我国古代“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”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遗址,这里承载了世人对三国历史的经典记忆。整个景区将古战场遗址和仿汉代建筑群融合一体,高端大气,浑然天成。
2、九宫山:九宫山是湖北省六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。因南朝“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宫殿于此山,遂以为名。”此后,多朝皇帝封山赐匾,历代文人作赋题词,延至南宋名道士张道清赴九宫山开辟道场,香火远播,九宫山便成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。九宫山雄奇险峻,景色迷人。春可赏花,夏好避暑,秋看红叶,冬览雪景,既有南国山峰的峻秀,又兼北国风光之壮美,是华中地区闻名的避暑游览胜地。
3、陆水湖:陆水湖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,位于湖北省赤壁市,因三国东吴名将陆逊在此驻军而得名。风景区面积118平方公里,其中水域面积58平方公里,蓄水量7.5亿立方米。湖中8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,有“湖北千岛湖”之美誉,2002年被国务院审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最大的岛有100多公顷,最小的如一叶扁舟,如鸟岛,麋鹿岛,民俗风情岛等。湖中水质澄明碧透,水上碧波荡漾,渔舟轻发,快艇如织。湖南岸的雪峰山上林丰竹茂。陆水湖风景区以山幽、林绿、水清、岛秀闻名遐迩,是避暑消闲、旅游度假、康复疗养及水上运动的理想之地。
4、隐水洞地质公园:隐水洞全长5180米,洞内景观丰富多彩、奇特壮丽,其独特的岩溶地貌,造型之逼真,体积之巨大,在游览洞穴中都是罕见的,是通山县乃至湖北旅游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。溶洞的游览分三部分:上游1/3乘船观光,中游1/3乘小火车游览,下游1/3步行零距离接触古老而神奇的岩溶地貌,独特的游览方式亚洲第一。景区内按四星级标准建设的隐水山庄,是通山境内规模最大,档次最高的接待酒店,宾馆别墅、餐饮中心、会务中心及配套娱乐设施齐全,是旅游观光、休闲度假、科普教育、商务会议的绝佳去处。
1、通城拍打:流行于通城一带的民间舞蹈形式。拍打舞是表现渔民喜获丰收的舞蹈。舞者扮为渔夫,作乘船姿态,随“安旦”节奏用手掌拍打胳膊、双腿及胸部两胁,表达喜悦之情。其动作激烈,情绪欢快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朝鲜族舞蹈艺术得到蓬勃发展。许多朝鲜民间舞蹈经专业工作者加工、整理后搬上了舞台。农乐舞、剑舞、长鼓舞等也都以新的内容和主题在舞台上表演。
2、赤壁脚盆鼓:赤壁脚盆鼓是赤壁市流传达3000多年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器。史载可证,赤壁脚盆鼓起源于商、周、战国时期的故楚之地,伴随着楚民生产、生活、礼仪习俗的演变和历史变迁,逐步由孕育、产生,走向成熟和发展。它是楚文化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,又富含着与赤壁之战相互印证的传奇色彩。
3、通山山歌:通山山歌,亦名樵歌,是当地人民以世代相传的独特腔调和方言土语唱出的民间歌曲。其唱腔丰富表高腔山歌、平腔山歌、哭腔山歌、盘歌、急口令等。山鼓是以“打山鼓”伴唱的民歌曲。通山县地广人稀,农忙时人们便自由组合集体劳动,劳动时,通常以打山鼓催工鼓劲。通山山鼓在山地劳动时称“挖山鼓”,地水田劳作时称“栽田鼓”。山鼓鼓音清脆,节奏缓急自由,鼓响歌起,满山鼓声满山歌,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子面。
4、通山山鼓: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,是农民在野外劳动时,边劳动边以山鼓伴奏、唱歌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。山鼓的形状如戏曲中所用的小堂鼓,尺寸形制略小,鼓身两边安铁环,系有牛皮带或缎带,便于鼓匠挂在胸前。演唱时,鼓匠右手执扦击鼓,左手托着鼓的底部,配合用手指调节出不同的音色。一名技艺出色的鼓匠,一般能够打出数十种节奏迥然不同、情绪各异的鼓点子。山鼓的曲调与地方语言结合紧密,节奏性很强,加上旋律高亢激昂,质朴热烈,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,是一种活跃劳动场面的艺术形式。
v5.2.1:
1、 适配android14
2、多项细节优化
v5.0.15:
1、 个人中心页面新增撤回授权入口
2、 新增消息提醒开关功能
3、优化调整登录、注册以及个人中心页面
4、【重要】隐私政策调整
5、多项安全问题修复
v5.0.0:
1、系统架构全面升级
2、优化提升资讯列表页、详情页的访问速度
3、全面支持Android12和鸿蒙系统
4、多项细节调整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