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木斐VS小林正雪是一款非常有趣的侦探解谜游戏,这是在移动平台活跃的侦探小林正雪遇上了PC平台的破案高手端木斐,结合两个作品的各种系统和特色,炮制出一个全新的系列作品!轻浮好色的小林正雪及其刑侦组的同事,因调查一单毒品案来到有罪恶之城之称的九龙城寨,却意外遇上了来香港旅游的端木斐与柳堇,双方第一次见面就因小事互呛对方,端木更因而卷入命案。在调查过程中,两名侦探各出其谋,在城寨里经历种种有趣、刺激、悬疑及恐怖的事情,究竟两个侦探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?他们又能否顺利地解决谜团?
讲述连海学生端木斐,带着朋友柳堇在假期到香港旅游,期间于九龙城寨的宾馆中发现了一具尸体,从而被刑侦组的警察小林正雪盘问并怀疑。
探案期间两名主角由互相猜忌到最后经历不同事情一起合作,抓出案件的真凶还原真相。
游戏采用了双主角视角模式,玩家在一开始已可选择使用小林正雪或端木斐进行游戏,虽然两主角所面对的案件是一样,但以不同的视角能发现不同的线索及该线独有的系统和玩法。
游戏里最核心的当然是搜证、询问和对决。
在场景中搜出来的线索会记录在记事本中方便随时查看,而当锁定了一个嫌疑人时,就可以对他/她进行询问,有时还必须手动输入单词来问出你想要知道的讯息。
当故事步入指证阶段,就需要和嫌疑者进行对决了。对决一直是小林本篇里的一个特色,一对一地用获得的线索指证对象,最后使他认罪。
小林线中共有4个不同的结局分支,取决于你有没有把应该要解开的谜团解完,当然每个分支都能解出相应的成就。
两位主角的推理风格形成鲜明对比,端木斐擅长从逻辑链中寻找破绽,小林正雪则注重现场物证与嫌疑人微表情,碰撞出独特的破案火花。
案件设置多线交织的叙事结构,主线案件中嵌套支线谜团,解开报社旧档案之谜可能成为破解连环凶案的关键,情节层次丰富。
对话系统融入谎言识别机制,嫌疑人回答时的眼神闪烁、语气停顿可作为判断依据,需仔细观察才能识破隐藏信息。
场景互动细节丰富,案发现场的钟表停摆时间、咖啡杯上的唇印角度等都可能是线索,需要切换角色视角才能全面发现。
剧情分支影响最终结局,在关键节点的推理选择会导向不同真相,甚至可能揭示两位主角过往的隐藏关联,增强重玩价值。
角色专属技能助力破案,端木斐的逻辑推演可重组碎片化线索,小林正雪的现场重构能还原案发瞬间,协作使用效率更高。
进入案件后先切换角色勘察现场,端木斐负责梳理人物关系与时间线,小林正雪则收集指纹、毛发等实物证据,分工推进调查。
与嫌疑人对话时选择提问方向,根据对方回应切换追问或旁敲侧击,积累可疑点,当可疑点达到阈值可触发深度质询。
将收集到的线索拖入推理面板,通过逻辑关联组合成证据链,正确组合会解锁新的调查方向,错误组合则需重新梳理。
在实验室使用设备分析物证,如通过小林正雪的显微镜观察纤维成分,或用端木斐的数据库比对笔迹,获取关键信息。
完成阶段性推理后进行案情还原,选择正确的案发过程动画片段,拼接完整后可指认嫌疑人,推进剧情发展。
解锁隐藏章节需要达成特定条件,如在主线中找到全部报社剪报,或让两位主角的推理分歧达到特定次数,探索更多故事。
勘察现场时先让小林正雪检查所有实物,再让端木斐分析环境逻辑,比如窗帘位置与阳光照射角度的矛盾,避免线索遗漏。
对话中若嫌疑人出现频繁眨眼或手部紧握动作,立即使用小林正雪的微表情分析技能,大概率能识破谎言获取真实信息。
组合线索时优先关联时间与空间证据,如不在场证明与监控录像时间的冲突,这类组合往往是推动推理的关键节点。
分析物证前先确认设备状态,若显微镜精度不足,需先收集维修零件,否则可能得到错误的纤维分析结果,误导调查。
当推理陷入僵局时,切换角色重新审视已有线索,端木斐的逻辑链可能发现小林正雪忽略的人物动机,反之亦然。
关键选择前保存进度,不同选择会解锁不同证人,比如选择相信秘书的证词可能引出隐藏的财务纠纷线索,多尝试分支。
注意案件中的重复元素,如连续出现的相同符号,让端木斐进行符号学分析,可能关联到嫌疑人的过往经历,成为破案关键。
端木斐VS小林正雪是一款首次把两个国产推理作品联合在一起的新尝试,游戏很好地把两个原作有的玩法和系统结合起来,对于玩过前两作的玩家们来说,一定会发现游戏想要给你们的亲切感和惊喜。至于从来没接触过这两个系列的朋友,游戏中有很仔细的背景和人物交代,完全可以当成一个独立作品去看,如自问喜欢侦探推理和解谜游戏,这会是一个值得你尝试的创新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