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上春城是一款非常实用的生活服务软件,它是专门为在昆明的用户准备的,致力让用户的生活更加的便捷。软件立足本地,实时提供最专业最及时的媒体信息,用户可以看到海量的新闻资讯,从而轻松了解城市的动态。并且还为用户提供了编辑的生活服务内容,像是违章查询、就餐定位等,需要的朋友欢迎下载体验。
掌上春城不仅提供新闻资讯,还融入了丰富的本地化服务功能,为昆明市民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服务平台。用户可通过该平台获取各类本地新闻资讯,无论是时政要闻还是民生焦点,均能一手掌握。此外,软件内设违章查询、就餐定位等多项实用功能,使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简化。作为一款以用户为中心的应用程序,掌上春城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用户体验,使信息获取和服务利用更加高效。
掌上春城凭借其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,成功地将信息传播与功能服务结合,打造出集新闻、教育、房产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模式。无论你是寻找Wi-Fi热点,还是查询交通违章,甚至想要了解最新的本地活动信息,这款应用都能满足你的需求。同时,客户端不断更新迭代,以更好地适应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变化,体现了开发团队对于持续优化用户体验的决心和承诺。
1、客户端设置有两大板块,共24个栏目。一是新闻板块,包括本地、读报(独家原创)、天下、微视、电台、生活、县区、图片、杂志等栏目,优质内容全媒体呈现,力求打造最方便、快捷、好用的本土手机新闻平台;二是服务板块,包括便民、教育、房产、理财、旅游、健康、公益、汽车等。o2o时代的掌上应用,全面开启服务“多功能模式”,让本地生活更轻松。
2、从手机读报到掌上便民,掌上春城app将充分依托新闻传媒资源优势,将信息传播和功能服务一起装上手机快车,服务昆滇。掌上春城app将给客户强大的信息平台、生活平台和搜索平台。
3、从找WiFi、找吃的,到查违章、看实时路况……掌上春城将为720万春城市民呈现更真实、更实用、更精彩的智慧城市生活,让本地生活更轻松。
4、是昆明市委机关报昆明日报自办新媒体,由昆明报业传媒集团开发运营。3.0版主要提供新闻资讯、每日读报、即时直播、视听享受、政务服务、便民窗口、电子商务等多元服务。推送更即时、互动更顺畅,充分满足本地用户需求,正在成为主流权威的“云南第一手机媒体”。
1、在软件能够阅读文章报刊,掌握民意,非常的实用;
2、为你带来全新的页面,让用户的阅读更加舒适;
3、为你带来许多短视频,自己也可以在线发布,很方便;
4、查看当地最新消息,了解当地景点、酒店等情况。
1、石林:位于路南县境内,距昆明市86千米,景区由大、小石林、乃古石林、大叠水、长湖、月湖、芝云洞、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。全县共有石林面积400平方千米,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体的,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,被人们誉为“天下第一奇观”。
2、九乡溶洞:地点位于昆明市宜良县,景区距离宜良有40多千米的路程。据说九乡何以得名,人言人殊。九乡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,是云南省新兴的以溶洞景观为主、溶洞外自然风光、人文景观、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。
3、滇池: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,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,南端至晋宁县内,距市区5km,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。滇池形似弦月,南北长39km,东西宽13.5km,平均宽度约8km。湖岸线长约200km;湖面面积300k㎡,居云南省首位,湖水最大深度8m,平均深度5m,蓄水量15.7亿,素称“五百里滇池”。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。
4、云南民族村:位于昆明市西南郊滇池之滨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,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、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基地、CIOFF中国委员会民间传统文化基地、国家民委全国首批民族工作联系点之一。占地面积89公顷,距市区8km,背靠滇池,与西山森林公园、大观公园、郑和公园等著名风景区隔水相望,是云南省新兴的旅游度假胜地和展示云南26个民族社会、文化、风情的窗口。
1、昆明调:流行于昆明市区及呈贡、晋宁等滇池周围的汉族地区,昆明附近部分少数民族中亦有传唱。昆明调泛指这一地区的汉族山歌、小调,民间有调子、民歌等多种称谓。多在山野田间歌唱,一般不受季节限制。除平时及插秧、薅秧时节的田间对唱外,大规模的歌唱活动常集中于当地每年举行的歌会(调子会),如传统的“三月三”山歌会、六月二十四“跑马山歌会”、“玉兰调子会”、“红石岩歌会”、“观音山调子会”等。多以“赛歌”的形式出现,甲乙双方各有若干“歌师傅”指点策划,即兴编词,互相问答,体现集体智慧。赛歌常相持数日不分上下。
2、昆明洞经音乐:流传于昆明城区及周边地区,俗称为谈演洞经,因其主要谈演道教经典《大洞仙经》而得名。相传昆明洞经从大理传入,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官渡《文明会大洞经坛碑记》。它用唱、念、诵、讲、读、说等方式表达1教义,在此传达过程中又以科仪(仪式)为载体。科仪由各种繁杂的小科目组成,进行中以器乐伴奏。
3、撒尼人服饰: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,分布于云南省石林县境内。他们勤劳、善良、活泼。别以为撒尼人与撒梅人的名称只差一个字,服饰会很相似,其实撒尼人与撒梅人的服饰截然不同。著名影片《阿诗玛》就是根据彝族撒尼人著名民间长诗改编的。影片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阿诗玛的故乡——石林。影片中阿诗玛和阿黑哥的服饰就是彝族撒尼人的服饰。撒尼人的服饰在彝族可是颇具特色的。撒尼男子是用麻布缝制的对襟式无袖短褂,绣以图案式花纹,缀以蓝色或其它色布的衣边,穿着在身,显得大方、朴素、健美。
4、阿细跳月:是彝族阿细支系最喜爱的一种民间集体舞,跳月又名"跳乐",阿细语称为"高斯比",意为快乐的跳,撒尼语称之为"三弦比"即三弦舞。据说它是由阿细古老的民间舞蹈"老人舞"发展而来。在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、火把节里各村的人们常相聚在一起,进行各种娱乐,而跳月则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。
v8.5.1:
修复了一些已知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