粤剧迷APP是款专门为喜欢粤剧的小伙伴们打造的一款戏曲资源共享软件。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海量的精品曲库和精彩大戏。只需要在手机上面点播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大戏了。同时,还有梨园的最新资讯,让热爱粤剧的人汇集一堂,一起讨论,非常好用,不容错过。
1、戏说梨园:带您认识了解戏曲那点儿事儿;
2、梨树下:畅谈戏曲故事,了解戏曲历史,讨论戏曲艺术;
3、精选大戏:精彩演出,拿起手机随时看大戏;
4、海量曲库:正版戏曲,覆盖全国剧种
1、搜索功能,离线下载功能
2、播放历史功能,快速找到以前的。
3、提供上百部戏曲,包括各种类型的。
4、一键收藏,喜欢的节目记得搜藏哦,方便快速找到。
5、传承传统岭南戏曲文化,是您休闲娱乐的好伴侣;
6、希望广大粤剧爱好者多提宝贵意见,帮助我们不断成长;
7、畅谈戏曲故事,了解戏曲历史,讨论戏曲艺术。
作为一名合格的粤剧迷来说,看过粤剧中的知名曲目才行。其实,粤剧中有名气的曲目还是非常的多,它汇聚了广东地区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生活经验。如果还有一些遗漏的知名曲目没看过的话,一定要去补课。下面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知名的粤剧作品吧。
1、《牡丹亭惊梦》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《牡丹亭》,被改编成各种戏曲传唱了数百年之久,“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”的词句更是脍炙人口。
在江南苏杭一带,昆曲是当年颇为流行的一种戏曲,而《牡丹亭》则一直是昆曲的保留剧目。《牡丹亭》中,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。
2、《帝女花》《帝女花》是1957年首演的一场粤剧的名称。作者是唐涤生。本剧背景是明末崇祯六年,国势积弱多年,崇祯帝虽欲励精图治,但因饱受沉重压力,用人不当,国势日益衰弱。戏曲讲述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悲情爱情故事。
3、《紫钗记》粤剧《紫钗记》由唐涤生于1956年改编自明代汤显祖所著《紫钗记》,共八出,1957年8月30日在香港利舞台首演。汤显祖版本的《紫钗记》,据唐人小说《霍小玉传》及其本身作品《紫箫记》所改编,并改变其原来的悲剧结局为才子佳人故事。
4、《蝶影红梨记》《蝶影红梨记》,香港剧作家家唐涤生据元朝张寿卿原著《红梨记》改编的不朽之作,1957年香港仙凤鸣剧团搬上舞台,由已故任剑辉和白雪仙领衔演出。
5、《柳毅传书》柳毅传书又称柳毅奇缘,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民间爱情传说故事。依据李朝威《柳毅传》改编的戏剧经典剧目。
粤剧作为我国的五大剧中之一,具备它独有的艺术特点。它能够真实的反应广东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。如果你对粤剧很感兴趣的话,一定要区分出粤剧和其他剧中的区别。下面就让小编来简单介绍一下粤剧比较显著的几个艺术特点吧。
一、唱词、念白全用北音,俗称“戏行官话”,武生、小武、小生、老生、旦角的唱曲唱腔各自一家,行当分明,观众不用看演员的打扮,一听他们的唱腔就知道这演员是小生、小武还是武生。
除旦角外,小生也用假嗓;(详见附录之“早期粤剧的行当与喉腔”)
二、一段唱腔中,梆子腔、二黄腔、西皮腔、牌子曲各成段体,从不互相渗杂,一腔到底;
三、旋律较简单,节拍较快。
除此之外,广东民间有些失明男女艺人和部分的歌妓(未成年的歌妓则称之为“琵琶仔”),他们用粤语演唱很纯粹的广东地方通俗曲艺如南音、粤讴、板眼、龙舟等,仍未被当时的粤曲所吸收。
v1.5.3:
优化粤剧伴奏大全功能
优化粤剧热门曲谱功能
优化程序运行效率
v1.5.1:
1、新增粤剧曲谱大全功能
2、优化粤剧流派大全功能
3、优化程序运行效率
v1.5.0:
优化粤剧唱段播放功能,
优化粤剧演出信息功能,
优化粤剧百科功能,欢迎大家更新体验~
v1.3.9:
1、优化粤剧角儿风采功能
2、优化粤剧百科功能
3、优化程序运行效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