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旗e岗通APP是红旗区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、构建智慧社区生态而研发的综合性服务平台。作为河南省智慧社区建设试点项目的核心载体,该平台以根植于美好生活的创造为核心理念,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社区服务场景,推动社区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型,成为连接政府、社区、居民与企业的数字化桥梁。
1、社区服务聚合平台
整合民生服务、政务办理、商业资源三大板块,提供高龄补贴认证、养老服务预约、社会救助申请等20余项高频服务。居民可通过服务台专区直接对接政府职能部门,实现小事不出社区、服务一键触达。
2、协同办公管理系统
面向社区工作人员开发工作台模块,支持文件云端存储、任务进度追踪、团队群聊等功能。用户可上传工作文件至企业云盘,系统自动记录上传者信息与文件版本,方便同事查阅协作。
3、邻里互动生态圈
打造议事厅、在新乡、微光行动三大互动专区。议事厅采用线上议事+线下执行模式,居民可发起小区改造、活动组织等议题讨论。
4、空间数字化升级工具
创新推出数字门铃功能,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社区门禁、公共设施的智能联动。居民可远程查看门禁状态、接收访客通知,物业通过系统实时掌握设备运行数据。
1、治理模式创新
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微光社区模型,通过议事厅实现居民决策参与率提升。平台数据显示,2024年全年通过该功能解决治理难题,居民满意度达较高水平。这种模式突破传统社区治理的单向管理框架,形成政府引导、居民主导、企业参与的协同机制。
2、服务场景精细化
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开发专属功能模块。健康馆专区集成养老地图、疫情服务、在线问诊等服务;学习友好场景通过云图书馆提供电子资源,并联合教育机构开设老年数字课堂。适老化改造功能支持居民在线提交无障碍设施需求,系统自动生成改造方案并推送至物业端。
3、空间价值再造
通过数字技术激活社区闲置资源。数字社工模块将社区公告栏、意见箱等传统设施升级为智能交互终端,居民扫码即可提交服务需求;敲门功能以虚拟交互形式重建邻里连接,用户通过发送电子敲门信发起对话,系统根据话题标签自动匹配响应人员。
1、全龄化服务设计
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发四点半课堂预约功能,联动社区志愿者提供课后托管;针对中青年用户推出共享办公空间预约,配备高速网络与打印设备;老年群体可通过一键呼叫功能直接联系社区卫生站。
2、应急响应机制
构建三级应急处置体系。日常事务由数字社工自动分流至对应部门;突发情况通过紧急通道直达社区负责人;重大事件启动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。
3、数据驱动决策
建立社区治理大数据看板,实时展示服务需求热度、设施使用频率、居民参与度等指标。通过分析议事厅讨论数据,识别出社区改造优先级项目;根据健康馆访问记录,优化社区卫生站服务时间配置。
1、个人用户注册
打开APP后,点击立即注册按钮,进入注册页面。
填写手机号:输入常用手机号码,点击获取验证码,系统将发送6位验证码至手机,填写后进入下一步。
设置密码:输入6-20位包含字母和数字的密码,确认密码后点击下一步。
完善信息:填写真实姓名、选择居住小区(需与社区备案信息一致),点击完成注册。
2、企业用户注册
在注册页面选择企业用户,填写企业名称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、联系人手机号及验证码。
上传营业执照照片(需清晰显示企业信息),提交后等待社区工作人员审核(通常1-3个工作日)。
3、登录方式
手机号登录:输入注册手机号和密码,点击登录即可。
验证码登录:点击验证码登录,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后直接登录。
忘记密码:点击忘记密码,通过手机号验证后重置新密码。
红旗e岗通APP通过重构社区服务供给方式,该平台不仅提升了治理效率,更重塑了邻里关系与社会资本积累模式。随着5G、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应用,APP拓展服务边界,推动社区向生活共同体+产业生态圈的复合型空间演进,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。
v3.44:
提升体验,修复部分问题。
v3.43:
- 修复已知问题;
- 优化用户体验。